合 理 膳 食
原则2个字:清谈
红灯食品:肥肉;话题食品:鸡蛋;特别推荐:鱼、豆类
老年人少吃肥肉
常说老年人最好吃得清谈些,“清”就是少油腻,”淡”就是少盐酱。关于少油腻,具体地说就是老年人最好不要吃肥肉和荤油,因为动物脂肪富含饱和脂肪酸以及胆固醇,会提高血液中的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称为有害的血脂),使它在动脉壁上沉淀如粥样的斑块,形成动脉管腔狭窄,甚至堵塞,造成动脉供血区发生缺血性变,在心脏是心肌梗死,在脑区就是脑梗死。所以不论是否有高血脂的老年人,都应少吃肥肉,而宜于从乳、鱼、蛋、豆类中摄取必需的蛋白质。
视血脂情况适量吃蛋
鸡蛋的蛋黄含有高胆固醇,老年人食谱中是否应该经常出现,一直是由争议的话题。实际上,由于鸡蛋白属于优质蛋白,蛋黄含有比大豆中含量高得多的卵磷脂(能增强记忆力和思维能力),这种健脑食品在血脂不高或血脂能有药物控制的情况下,老年人可以隔天吃一只。
人到老年人该多吃点鱼
鱼类蛋白质容易消化,不论深海鱼、浅海鱼都含有不饱和脂肪酸,如二十碳五烯酸(EPA)、二十二碳六烯酸(DHA),对高血脂、高血黏度有良好治疗作用,有利于心脑血管病的防治。因此老年人最好是多吃鱼。
心脑血管疾病、更年期者多吃豆类
饮食中的蛋白质,我国推荐豆类食品。大豆含有人体不能合成必须从食物中摄取的8种必需氨基酸,所含脂肪主要是不饱和脂肪酸,如亚油酸、亚麻酸,都能降低胆固醇,故而对有高血压、冠心动脉硬化的老年人特别合适。大豆还被发现有一种新的功能:它所含的成分如栎精、黄豆苷、反式白藜芦醇等,化学结构与人体分泌的雌激素极为相似,故称为植物雌激素。妇女缺少雌激素而产生的更年期综合征、骨质疏松等,多吃大豆或豆制品有辅助改善作用。
适 量 运 动
原则2条:适度运动,动静结合
策略:定期、坚持+计算适量运动量
老年人好静不好动是导致肥胖、心脑血管疾病、糖尿病和骨质疏松的危险因素,体育锻炼对老年人尤为重要。“生命在于运动“是一句至理名言,体育运动对提高心脏功能,改善全身代谢,提高骨密度都有帮助。但是,也另有一种提法是”生命在于静养“,认为气功、瑜伽可以提高神经系统的稳定性,从而有利于支配内脏的活动,甚至可以治病。
过度运动和一味静养都不对
实际上,过于强调一种提法或者锻炼者没有按照自己的条件适度安排,都会进入误区。国外都风行晨起跑步,有人晨起空腹快跑,跑得大汗淋漓,突然昏倒,甚至休克、死亡。这是因为晨起空腹运动,主要的能力来源就靠自身脂肪分解,此时血液中游离脂肪酸会显著升高,毒害心肌和血管,如果原来有隐性冠心病或动脉粥样硬化,就可能招致冠状动脉供血不足或心律失常,甚至心肌梗死,从而引发突然事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