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教务信息
2014年春季芭蕾形体班教学计划 
发布时间: 2014-02-12  

教学内容:

一、   芭蕾

教学目的:逐渐把把杆练习转移到把下进行训练,需要腿部、腰部、手臂更好的稳定性以及控制能力。“舞步练习”要求轻巧灵活。“TEMPS LIE--汤力也”在训练中要培养在表演时臂、头、身体和腿部的协调性,在通过头的转动和眼睛的视线相伴更好的练习表演力。

组合:

把杆:1、半脚尖及转的准备练习

中间:1、二、五位小跳

      2、舞步练习

      3、TEMPS LIE

4、擦地、蹲和手位的融合训练。

二、古典舞身韵

教学目的:结合音乐的旋律与节奏特点使组合中的“点”能瞬间停顿、“线”能延绵不断。“双晃手”组合是训练身法、步法、舞姿和韵律的协调配合,以及将与音乐旋律和节奏的融合。是中国舞民族审美特征的技能训练。

教学内容:

旁提、立圆:

1、“旁提”重心要在两腿上。

2、“下摆臂”手臂与身体是相反的劲,指尖向外延伸。

3、头部随动时应沿上或下弧线轨迹。

4、“旁提山按手”应有停顿。

5、“风火轮”的双臂注意要保持成直线,并在“立圆”先上准确运行。

双晃手:

1、双晃手时要与音乐节奏的强弱相结合,强拍时腕部与指尖为动力力度要明显,弱拍时腕部与指尖可稍微放松。

2、“双晃手”与“双晃指”时膝部与踝部的屈伸均要柔韧有控制。

3、“双晃手”上弧线时要提气,下弧线时要沉气,以呼吸带动,呼吸要和音乐强弱一致。

4、“双晃手”撤步成“前弓步”的过程中半蹲与撤步应同时重心在半蹲腿上,撤步的脚要极力向后伸出。

5、“大双晃手”时以肩为轴划“立圆”幅度要大。

6、“双晃手”时腕部与指尖依次晃动。呼吸、头部和眼神应融为一体。

注意:

1、“大晃手”、“中晃指”、“小晃指”的区别。

2、亮相时“压腕”的分寸感及眼神刹那间的静止。

组合:1、旁提、立圆

2、双晃手

水利部老年大学教学部海淀区玉渊潭南路3号中国水科院C座三、四层100038

技术支持:中水科信

Produced By CMS 网站群内容管理系统 publishdate:2014/02/12 15:19: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