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快报
行千年瓷都长廊 探陶瓷艺术瑰宝 ——水利部老年大学举办景德镇艺术研学之旅 
发布时间: 2024-04-09  

行千年瓷都长廊 探陶瓷艺术瑰宝

——水利部老年大学举办景德镇艺术研学之旅

 

龙年春意浓,万象皆更新。绿杨芳草长亭路,最是一年春好处。在一派春意盎然,阳气生发之际,2024年3月25日~29日,水利部老年大学组织了景德镇艺术研学活动。次活动由老年大学指派老师带队,由书画、声乐、舞蹈、摄影、乐器、京剧、茶艺班等退休学员共38人参加,并特邀贵宾蔡石摄影大师现场指导。

次研学活动的特色:一是着力于艺术上的研学,陶冶情操,提升审美品味;二是着力于老年人的养生健康,身心愉悦,提升生活品质。这也是水利部老年大学2015年开创研学游活动九年来,又一新的创新举措。体现了水利部老年大学教育特色突出,文化氛围浓厚,在为实现“老有所为”的愿景上另辟蹊径,更上一层楼。

次艺术研学采用了专题专项方式,在景德镇行走千年瓷都长廊 研学陶瓷艺术非遗之美。艺术研学的内容丰富多彩5天里共游览欣赏和了解了中国陶瓷博物馆、古窖民俗博览区、御窑厂、瑶里古镇、古县衙、红叶国瓷馆、南昌海昏侯博物馆等,并在学习实践活动中每位学员亲手创作绘画青花瓷茶具。

千年非遗与现代文创相结合

景德镇作为千年瓷都,以独特的陶瓷文化和艺术氛围而闻名,成为国际瓷都和淘瓷圣地。

第一站来到陶溪川文创街区。欢迎仪式上,陶瓷大学教授徐晓东为学员们简单介绍了景德镇陶瓷的历史演变及陶溪川的文创及行程和后续事项。

随后大家游历了陶瓷工业遗产博物馆、美术馆、陶公塾、双创空间等,琳琅满目的瓷器,让学员们大开眼界。在这里看到了植入多元业态,凸显文化内核的陶瓷艺术,看到了城市与陶瓷融合更新为一体的商旅文创园,的确拥有"中国皇家瓷厂"的美誉。

 

陶溪川陶瓷文化创意园,夜色下的街区文化氛围更加浓郁,环境优美;建筑各异的商铺里,展现的创意瓷品琳琅满目,令人驻足不舍离开。千古陶瓷艺术的传承,随着时代的创新,给现代人带来了美仑美奂的陶瓷艺术的享受。

 

陶瓷博物馆作为国家一级博物馆,则充分彰显了它的闻名和大国风范。在这座首家唯一陶瓷专题博物馆里,珍藏着新石器时代至近现代的陶瓷珍品,总数超过五万件。学员们仿佛穿越时空,走进了千年的古瓷器的长廊中,从二层的公元前202年汉代时期的制陶业的雏形,游历到六层民国时期的瓷器发展,目睹了陶瓷的诞生与发展,尽享了陶瓷文化的艺术魅力。在这个包罗万象,浩瀚博大的陶瓷艺海中,深入了解了景德镇瓷器的历史与文化。

景德镇古窑民俗博览区(简称博览区)的特色,是把大家带进了与大自然和谐共处的陶瓷文化景区在幽静的环境里探索陶瓷艺术文化历程。博览区里,瓷器装饰无处不在,可以说一步一瓷景。或路旁瓷片与花的对话,或曲曲弯弯的小瓷路延伸在绿草如茵中,或五颜六色的瓷水渠、瓷回收筒护卫着环保,还有巧遇的红焰烧瓷……这里汇集了古代瓷窑建筑群,展现了古代瓷器的生产过程。学员们亲眼见证了瓷器从素坯到成品的神奇转变,并在春暖花开的优美环境里,感受到了景德镇瓷器工艺的独特魅力。

 

 

来到打卡地御窑博物馆,感受世界瓷都的文化新生。景德镇御窑博物馆是世界唯一皇家瓷器以谦逊的姿态半藏于地下。地上的八个拱卷形的独特建筑吸引了我们,既有简单原始又富有艺术感染力,形态若隐若现之间带着我们寻回那段因窑而生、因瓷而盛的景德镇历史。

拾级而下,穿过入口的倒影池,走在耸起的砖拱下面,缝隙间浮光掠影透进室内仿若身外实则其内。学员们在这里聆听历史的沉静对话,从而了解了博物馆内保存着七座明清官窑遗址,展示了景德镇千年历史的延续,代表了明、清时期中国陶瓷技术和艺术的最高水平。

 

千年非遗工匠精神的传承

研学旅行在陶瓷艺术的国博、民博、御窑中,学员们深深体会到瓷艺历史悠久而深厚,主要是非遗工匠精神的发扬光大。

 景德镇的制瓷非遗文化凝聚着历代制瓷工匠们的智慧和创造力,它们传承了丰厚的文化底蕴和人类的智慧。非遗工匠精神的传承,主要体现是手工艺者工匠精神的传承,择一事,终一生。制瓷所用的每一种原料都是精益求精的甄选,专用的高岭土,通过踩泥、拉胚、利胚、晒胚、手绘、添釉、烧制等七十二道工序制成,每一道工序都是他们用细心、耐心、专心、恒心灌注全部的激情,日复一日重复着这看似枯燥乏味的工作,用实际行动展示了一个人一件事一辈子的坚持。

这里的瓷器美轮美奂,正是这里的匠人全身心投入瓷器的传承创作,不断探索,用一片热忱之心开创瓷器历史,以匠心绵延历史厚度,在泥与火的冶炼中演示传承之美!

 

赏陶艺与大自然交互

艺术研学中,学员们在学习欣赏悠久灿烂的陶瓷文化的同时,也将景德镇美好山河的自然景观贯穿其中,让大家在春意盎然的美好时节,健康地研学,快乐地研学。期间,保存宋、元、明等时期的玉窑遗址;瑶里古镇的“瓷之源、茶之乡、林之海”的美称;罕见的五品浮梁古县衙的“中国第一县衙”;集各种陶瓷工艺于一馆的国有红叶陶瓷厂以及展示西汉时期南昌海昏侯博物馆,都让学员们感受到了艺术之美和它们具有不可替代的历史、科学和艺术价值。

瑶里古镇幽静而淳朴,周边群山环抱,瑶河穿镇而过。小桥流水,鸟语花香。一群保存完好的明清建筑群,飞檐翘角,粉墙黛瓦,掩映在青山绿水中,好一幅江南小桥流水的画面。荡漾在山青江绿菜花黄桃花红的画廊中,体验到当地居民因陶艺点亮了周边生活的烟火;因陶艺现代人富足安乐文化丰富;因陶艺人们在流动的山水画卷中享受着生态美景。 

游历浮梁的五品县衙时,在欣赏“奇妙”建筑艺术的同时,也感受到威严和轻松并存,厚重与俏雅生辉;感受到了封建衙门官府威严气派。学员们置身其中,穿越岁月时空走廊,寓教于乐,游玩于古建筑和山水之间。

 

 

景德镇红叶国瓷馆主要展示中国传统瓷器和现代陶瓷作品,展示了景德镇当代陶瓷艺术家的作品,这些作品融合了传统和现代技术,呈现出独特的艺术风格。学员们参观了馆内2层楼的展区,内有国宴会上的陶瓷器具,大气而美仑美奂。

 

 

 探访汉代海昏侯国家古遗址公园,通过西汉列侯墓园内精美的金银玉器铜钱、竹简等文物展示了海昏侯家族的财富与地位,折射出那个时代的繁荣与辉煌。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MAB中国首席摄影师、著名人文地理摄影师蔡石摄影大师,在百忙中抽空亲临现场指导学员们如何选景拍照。每到一个地方,每选一个镜头,他都会祥细地给学员们讲述主题构思,操作方法,构图的意境,并拍样片对照讲解。不厌其烦地解答同学们的问题。大家在实践中学到了摄影知识,受益匪浅,收获满满。

28日下午,学员们进行青花陶瓷茶具创作。这是学以致用的体现。学员们多数未学绘画,但很认真地思考与创作,按时交作业。

 

五天的景德镇陶瓷艺术研学游,大家了解了景德镇的陶瓷艺术文化不仅体现在其精美的瓷器上,更融入了城市的历史、文化和生活中。既开阔了眼界,增长了知识,又提升了文化素养,取得了不同程度的收获。大家纷纷表示感谢水利部老年大学给了这次陶瓷艺术研学游机会,得益于水利部老年大学的创新组织与精心安排,得益于游学团队的进取好学、互助谦让、真诚友善……对此次研学游,感触意外惊喜的有之;增进学习信心的有之;留下美好的回忆的有之;收获满满的有之;期待再次相聚的有之。   

本次艺术研学活动,水利部老年大学着力以学铸魂、以学增智、以学有为,提高学员的艺术品位,提高老年养生品质。为学员们搭建了研学千年瓷都古老的文化艺术的平台,敦促学员们在书画、音乐、摄影、舞蹈等学习中进一步提高艺术文化修养,取得了学有所得,学有所乐的成效,获得了平稳、有效、圆满的成果。

 

水利部老年大学教学部海淀区玉渊潭南路3号中国水科院C座三、四层100038

技术支持:中水科信

Produced By CMS 网站群内容管理系统 publishdate:2024/04/09 08:38:12